界面新闻记者 |
建发房产一改去年低调姿态 ,再度开启“狂奔”模式。
3月末,在短短两天内,建发接连拿下了杭州、成都楼面价最贵的地块 。在3月28日上海土拍中 ,建发也参拍了热门地块静安区大宁地块 、浦东新区北蔡地块,只是未能幸运拿到。
3月27日,在成都土拍中 ,建发以106%的溢价率拿下金融城三期H10地块。该地块成交价33.47亿元,成交楼面价41200元/平方米,这是成都首次楼面价突破4万元/平方米 。
次日,建发又以34.35亿元拿下杭州蒋村地块 ,溢价率高达115.39%,成交楼面价88029元/平方米,刷新杭州的楼面价纪录。
两天拿下两个“地王 ” ,业内感叹“黑马”房企建发又回来了。
“实际上没有所谓的‘地王’,今天的好地就是依靠储备的高价地 ,优地优价 。房地产市场两极分化明显,优质的地段和项目始终受欢迎,所以它的价差与普通产品相差较大。”
在3月28日下午举行的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 ,建发房产的控股子公司建发国际(01908.HK)董事会主席林伟国表示,虽然建发此次拿的项目在杭州地价最高,但仍然低于公司预期,实际地价水平比预期还要低 ,它的地段和稀缺性非常重要。
针对业内对比去年贝壳在同一板块摘得的宅地,成交楼面价仅2.73万元/平方米,而建发此次以超4万元/平方米拿下地块 ,是否还有盈利空间问题,林伟国解释,“去年贝壳拿地 ,是成都房地产行业处于最低谷,现在我们拿到这块地时,成都市场已经回归正常状态。”
林伟国表示 ,建发拿地前已经充分进行深度调研 。“包括客户对产品的定位需求,以及对预期接受的价格水平。此外,两块地虽然位置接近 ,但产品之间存在差异,包括地块规模、总平布局等。 ”
从建发房产角度来看,公司立志于打造改善类需求产品,正努力开发“灯塔项目” ,将其作为践行“好房子”的一种方式 。因此,建发希望能获取一些优质地块,开发具有标志性和引领性的产品。
但在过去一年 ,“黑马”房企建发并没有表现得太激进,最终交出的成绩单是增收不增利。
根据其3月26日公布的业绩数据显示,2024年建发国际实现总收益约1429.9亿元 ,同比增长6.4%;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约48.0亿元,同比下降4.6% 。
此前几年持续冲规模的建发,去年也面临收缩。
数据显示 ,2024年,建发国际连同其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实现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累计合同销售金额约1033.6亿元,归属股东权益的累计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504.8万平方米 ,同比分别减少约25.1%及24.3%。而早在2020年,建发的销售规模已逼近2000亿元 。
拿地更是减速。克而瑞数据显示,2024年建发拿地金额530亿元,同比下降40% ,排名行业第六位;拿地强度(拿地金额/销售金额)为 40%,同比下降7个百分点。
所以,如今四处争夺优质土地 ,也是因为2025年的建发肩负着更艰巨的任务 。
“我们需要全力增长。尽管环境存在不确定性,宏观环境每个季度都存在波动变化,但是2025年建发仍然希望能够实现此目标 ,市场规模要达到1500亿元,并保持增长。 ”林伟国强调。
当然,冲规模的同时也要保证安全 。建发国际行政总裁田美坦指出 ,建发拿地也有自己的原则,在坚持流动性优先的情况下,利润要维持在6-8个点的水平 ,具体根据项目决定。
“2025年整体还是基于公司自身的经营目标和市场状况,需要保持谨慎积极的态度,拿地要保持经济安全和现金流的流动性。在满足利润率目标的情况下,寻求合理的土地储备 。”
近两年 ,建发的拿地策略从此前的“符合公司改善定位的地都可以拿”到后来聚焦一、二线热点城市。因此到去年,建发的业绩主要贡献城市也发生变化,从2023年的厦门 、成都等城市变为2024年的厦门、北京、上海 、成都等。
值得一提的是 ,在公布2024年业绩的同一天,建发国际还公布了重要高层管理变动 。
3月26日,建发国际宣布 ,自2025年3月26日起,林伟国被任命为董事会主席及提名委员会主席,同时卸任行政总裁职务;田美坦则被任命为新的行政总裁。赵呈闽不再担任董事会主席及提名委员会主席 ,但继续留任执行董事。
新任行政总裁田美坦,现年47岁,自2022年8月25日加入建发 ,曾任建发房产上海事业部副总经理、苏州事业部总经理等职位,现任华东区域公司董事长及建发房产副总经理 。
新任董事会主席林伟国,现年46岁,自2019年3月21日进入建发 ,曾担任行政总裁、财务总监及首席运营官等关键职位。
“此次管理层调整,实际是对过往工作的总结,是正常的调整 ,对公司战略并无影响。 ”林伟国在业绩会上指出 。
高层变动,频拿“地王”,新的一年 ,建发的野心才开始显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