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结束了此前两年的下滑,产业链公司迎来业绩改善。
光学龙头厂商欧菲光(002456.SZ)近日发布2024年年报 。期内 ,公司实现营收、毛利率双增长:收入达204.37亿元,同比增长21.19%;毛利率达11.60%,同比增长1.58个百分点。
盈利方面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5838.18万元;归母扣非净利润为-1272.11万元,尽管尚未转正,但同比上升95.66% ,亏损幅度显著缩小,反映其盈利能力正在逐步改善。
今年,公司决定本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 、不送红股,也不进行公积金转增股本 ,显然管理层希望将更多资源投入到业务扩张和盈利能力的提升上 。
欧菲光拥有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新领域三大业务体系,主营业务为光学摄像头模组 、光学镜头、指纹识别模组、3DToF 、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车身电子和智能门锁等相关产品的设计、研发 、生产和销售。
在智能手机业务复苏、智能汽车产品放量的背景下,欧菲光业绩得以快速增长。与此同时 ,公司正将主业技术优势迁移至智能门锁、机器人 、VR/AR等领域,寻求更大的盈利空间 。
智能手机市场回暖,主业需求走高
时隔两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止跌回升。
IDC机构报告显示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6.4%至12.4亿台。其中,中国市场表现亮眼,据中国信通院数据 ,2024年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3.14亿台,同比增长8.7%。
市场的回暖从欧菲光的主业表现上可见一斑 。手机业务是欧菲光的基本盘,占比近八成。去年公司智能手机业务收入达161.92亿元,同比增长32.15%;毛利率为11.44% ,同比提升2.97个百分点。
国产手机阵营正在突围,这为公司的业务提供了支持 。Counterpoint最新公布的报告显示,过去一年 ,全球市场排名中,小米以14%的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三,OPPO 、vivo以8%的市占率紧随其后。
和前几年相比 ,2024年智能手机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引入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这也带动了高端机型的需求。数据显示,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15%上升至2024年的25%;超高端智能手机(价格在1000美元以上)的销售在2024年增长最快 。vivo X200、OPPO FindX8、小米15 、荣耀Magic7、一加13等一系列新品密集发布 ,中国安卓阵营不断冲击由苹果、三星主导的高端智能手机市场。
这不仅是市场复苏的信号,更显示出消费者对差异化创新需求的提升——手机需求释放跟5G普及 、补贴政策等因素息息相关,而更关键的原因在于综合配置提升。
随着高屏占比、薄机身成为市场的追求 ,传统电容式指纹识别将逐渐被光学式、超声波式屏下指纹识别替代 。
欧菲光是目前屏下指纹识别模组的主要供应商,2015年正式量产出货指纹识别模组,指纹识别模组单月出货量稳居全球前列。2024年,欧菲光还推出了侧边固态按键产品 ,通过融合原有侧边指纹技术形成整合型解决方案。
此外,ToF人脸识别作为3D SENSING的主流方案之一,具备测量距离长、成本低 、功耗不高等优势 。欧菲光表示 ,公司ToF前置人脸识别产品持续维持国内安卓手机阵营大比例市场份额占比。
在高端机型中,影像系统的持续升级仍是产品迭代的主战场。如“黑马”小米一大特色是全新的徕卡影像系统,OPPO、vivo更是以“专业影像手机 ”为卖点。
瞄准高端智能手机市场 ,目前欧菲光7P光学镜头、潜望长焦镜头 、双群内对焦镜头、可变光圈镜头等高端产品均已成功量产,进入国内主流手机厂商旗舰项目供应链,并成功研发了8P高像素主摄、三群连续变焦 、玻塑混合等前沿镜头项目 ,高端镜头加速渗透 。
Counterpoint报告认为,尽管智能手机销量不太可能达到新冠疫情前的峰值水平,但随着平均售价的增长 ,销售额将继续上升。
2025年新年伊始,“国补”政策首次扩围至消费电子行业,手机、平板被纳入政策支持品类;叠加生成式人工智能、折叠屏以及电池续航等技术推动下,手机行业或将再掀起换机潮。得益于这些刺激因素 ,国内高端细分市场的占比有望持续扩大,推动硬件规格进一步升级 。
以光学镜头为例,随着高像素 、大像面CIS传感器、高镜片数镜头、玻塑混合镜头以及潜望式长焦摄像头模组等技术演进 ,推动高端镜头 、摄像头产品单价提升,将给欧菲光等厂商带来更大的溢价空间。
智驾平权时代,智能汽车成第二增长曲线
在智能驾驶加速下沉的红利下 ,汽车智能化成为继智能手机后另一个推动摄像头领域增长的重要动力。
欧菲光从2015年开始进军智能汽车领域,目前已成为国内整车厂商的Tier1供应商,取得20余家国内汽车厂商的供货商资质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从分散式架构不断向域融合架构演进 ,欧菲光也将智能汽车业务划分为智驾域、车身域、座舱域三大板块,布局智能驾驶、车身电子和智能座舱领域。
2024年,公司智能汽车快速放量 ,带来24亿元的收入,同比增加25.73%,比重增至11.74%。
目前,全球汽车智能化渗透率突破40% ,为零部件 、域控制器打开了长期空间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含出口)达到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 ,渗透率达到40.9%。
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渗透率延续高速增长趋势下,欧菲光实现了多款智能驾驶系统产品量产,车载摄像头模组已打入国内主流车厂供应链。在车载摄像头领域 ,1-3M、5M、8M ADAS,1M 、2M及3M环视,1M&2M舱内DMS和2M&5M舱内OMS等车载镜头产品均已量产 。在以欧菲光为代表的厂商发展下 ,车载摄像头国产替代趋势明显。
此外,财报提到,高端ADAS 8M镜头已定点多个国内大客户 ,海外客户项目已经陆续定点和量产。2024年,公司国外整体收入达到26.58亿元,增幅达28.67%。
车载摄像头是智能汽车收集、分析信息及图像的重要途径,与算法结合从而实现车道偏离预警、汽车碰撞预警等功能 ,是高级自动驾驶辅助系统ADAS中感知层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 。
据高盛预测,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广泛普及,汽车摄像头的配置数量将迎来显著增长 ,车辆的平均摄像头数量有望在2025年达到5个,而到了2030年,这一数字或将翻倍 ,跃升至10个。
另一个快速崛起的市场是智能座舱。智能座舱是汽车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体验甚至已超越动力 、空间、价格、外观等,成为消费者购车时的决策关键因素 。根据Marklines数据库测算 ,预测2024年和2026年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961.7亿元和1249.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
围绕智能座舱,欧菲光主要布局舱内外光学传感器 、仪表中控产品 ,多款产品已量产,包括自动泊车控制器、舱外ADAS摄像头、全景360度摄像头等传感器。
智能化和电动化仍将是今年中国汽车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今年以来,包括比亚迪 、长安汽车、小鹏汽车、零跑汽车在内的多家车企提出“智驾平权”相关计划,智驾功能升级将成为大势所趋。
招商证券研报认为 ,高阶智驾加速渗透,预计未来两年将快速普及至10万-20万元的汽车市场。这也意味着,产业链中传感器、域控制器等智驾相关硬件渗透率也将随之提升 。
而车载传感器升级等技术创新也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一个标志性事件为 ,欧菲光在去年8月取得首个17M车载镜头量产项目定点,供应的17M镜头主要有三颗,分别为17M长焦 、17M中焦和17M广角 ,分布于车身的顶部及四周等区域。
这是车载镜头行业首次出现15M以上的定点与量产项目 。现在市场上高端车载镜头以5M和8M为主流,随着L3、L4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不断开发,车载镜头正朝着12M至17M更高像素的趋势发展。欧菲光自主研发的17M车载镜头采用了球面和非球面镜片的结合 ,呈现出高像素、高解析力 、低温漂和高稳定性等优势,可为L4级别智能驾驶提供支持,标志着车载光学技术从“高清化 ”向“超高清化”跨越。
从智能门锁到机器人 ,拓宽盈利空间
值得留意的是,不管是智能手机还是智能汽车,尽管市场空间巨大,但赛道竞争相当激烈。
一方面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已经过了高速增长的黄金期 。IDC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智能手机出货量整体呈下降趋势,由于换机周期继续延长 ,过去几年积压的换机需求在2024年逐渐得到了释放,预计2025年增速有所放缓。
另一方面,汽车行业价格战激烈 ,车企纷纷选择通过降价来吸引消费者,而自动驾驶行业仍处于商业化早期,这都挤压了产业链上零部件公司的利润率。以欧菲光为例 ,智能汽车类业务2024年毛利率8.70%,减少6.15个百分点 。
在消费电子赛道,近年来出现的多个新品类给厂商看到新的掘金机会 ,如智能门锁、运动相机、VR/AR等。
在欧菲光的商业版图里,这类产品被划分到“新领域”中,2024年贡献了17.49亿元的收入。尽管营收比重较小,仅占8.56% ,但在毛利率上表现最佳,达16.98%,比上期增加2.92个百分点 。
公司在主业的优势进一步迁移至其他赛道。例如凭借指纹识别 、3DSENSING等核心技术 ,通过自研加策略合作的方式发展智能门锁整机业务。欧菲光方面表示,已通过定制化服务、技术支持突破智能门锁行业头部客户 。自主研发的门锁主控MCU+Touch-Key(触摸按键)+RTC(实时时钟模块)三合一方案已实现大规模量产,升级版六合一锁控方案即将进入规模量产阶段。
作为智能家居的重要品类之一 ,智能门锁的刚性需求逐渐显现,安全性和便捷性,是消费者所关注的重点 ,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解锁技术,成为各品牌的重要宣传卖点。
另外,公司通过研发升级光学影像技术和3DSENSING模组 ,在工业 、医疗内窥镜产品取得进展:工业内窥镜产品通过优化光学系统和采用全GM镜片材料,使产品在尺寸上实现了小型化,同时保证了在极端温度条件下的稳定性能;医疗内窥镜产品具有小型化、解析力稳定、高清晰度 、轻薄化、防水化、超微距等优势,实现微创性和多场景适应性 。
按照规划 ,今年公司将基于超声波压电材料技术积累,开发薄膜散热、超声波定位等新产品线,同步启动与国内高校合作项目 ,探索超声波传感器在医疗领域的深度应用场景。
而VR/AR领域,在光学镜头方面,欧菲光涉足VR非球面透镜 、VR/AR镜头组、VR目镜等产品;在影像模组方面 ,拓展FPV摄像模组、SLAM双摄模组 、VR眼动追踪模组和VR定位摄像头模组;在VR/AR光机方面,布局LCOS光波导模组、BIRDBATH双目光机模组、LED光波导模组和PANCAKE光机方案等技术路线。
不过相比智能门锁 、VR/AR等,近两年更火热的赛道是机器人。该行业处于商业化早期 ,也对高性价比、低算力的解决方案提出要求 。
欧菲光微电子团队2019年进入机器人赛道,推出ToF避障模块,目前产品主要应用于扫地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等。2024年 ,公司推出双光源ToF专利架构方案,实现“避障+定位导航技术 ”、10米探测距离 、低功耗、高采样率、低算力等优势。
投入研发 、整合资源,构筑护城河
在消费电子行业回暖、智能汽车业务爬坡的关键节点,欧菲光迎来上市以来第四次启动重大资本运作 。
公司在4月发布公告称 ,拟收购欧菲微电子(南昌)28.25%股权及江西晶浩光学48.93%股权。这两家公司是欧菲光的子公司,交易完成后欧菲光将对其实现全资控股。
欧菲微电子是欧菲光旗下指纹识别整体方案提供商,拥有underglass、underdisplay指纹方案;江西晶浩是欧菲光摄像头模组主力生产基地 ,主要研发生产经营光电器件、光学零件及系统设备 。2024年,欧菲微电子实现营业收入46.26亿元,净利润为2.80亿元;江西晶浩实现营业收入73.72亿元 ,净利润为-1682万元。
本次交易的目的之一在于消除少数股东权益对盈利的侵蚀。由于公司少数股东损益同比增加,报告期内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出现下滑 。此外,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 、实施2024年第一期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下股份支付费用增加 ,也导致公司2024年净利润有所下滑。
而更深层的战略考量在于产业链协同。欧菲光此次资产重组延续了其聚焦光学主业的战略路径,欧菲微电子的指纹芯片封装技术与江西晶浩的镜头模组产能形成互补,通过整合上游光学元件资源 ,欧菲光有望降低外购芯片成本,同时为智能汽车和新领域的业务拓展提供支撑 。
公司在构筑技术护城河上丝毫没有手软。2024年,研发投入达到15.9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7.79%。
财报显示 ,公司已完成超声波指纹模组项目、视觉传感技术项目、分体结构潜望模组 、小型化摄像头模组结构设计方案的研发,正在进行高精度无人机摄像头结构方案、可变光圈成像装置、车载舱内镜头 、智能汽车产品开发项目的研发。
瞄准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公司的浮动微距模组、潜望式长焦微距模组、芯片防抖 、可变光圈和伸缩式模组等已实现持续量产 ,并攻克了0倍连续变焦技术、自研MGL多群组镜头主动对位技术、CMP/GMP小型化模组封装技术,目前正在研究镜头&VCM(音圈马达)&模组工艺一体化 、制程一体化、设计一体化等先进模组及制程技术 。
最新的成果之一是一英寸大底主摄。欧菲光近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复称,公司一英寸大底主摄已实现量产。可采用Sensor-Shift、Lens-Shift等工艺实现形式 ,提升设备在防抖功能、长曝光场景 、运动捕捉等方面的表现,有效增强拍摄画质和稳定性 。
从专利数量上亦可见公司的技术壁垒。截至2024年年末,欧菲光在全球已申请有效专利2096件(国内1900件 ,海外196件),已获得授权专利1619件(国内1469件、海外150件)。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628件(国内发明478件 ,海外发明150件),已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977件(均为国内),已授权的外观设计专利14件 。
小米集团:2024年智能手机业务收入1918亿元,同比增长21.8%|界面新闻 · 快讯
IDC: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增长3.3%,小米出货量升至第一|界面新闻 · 快讯
一季度苹果成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前五名中唯一下滑厂商|界面新闻 · 科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王青: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1700万辆,整体市场增长约3%-4%|界面新闻 · 快讯
百度2024年智能云AI相关收入增长近300%|界面新闻 · 快讯
IPO雷达|博涛智能再闯关资本市场:两年前曾“一查就撤”,收入依赖大客户|界面新闻 · 证券
前两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及出口增长均超50%|宏观晚6点|界面新闻
亿航智能2024年总营收4.56亿元,同比增长288.5%|界面新闻 · 快讯
深圳迈格瑞能:2025年逆变器市场整体增长来自欧洲、美国和澳大利亚|界面新闻 · 快讯
2月10日投资早报|证监会召开投资者座谈会努力营造融资规范的市场生态环境,长安汽车控股股东拟发生变更,国泰君安将于今日复牌|界面新闻 · 证券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